今天是第29个“全国爱牙日”。“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但大多数人对口腔健康并没有足够重视,尤其是中年人,只有不足四成成年人每天坚持刷两次牙。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5岁、12岁儿童和成人每天两次刷牙率分别为24.1%、31.9%和36.1%,城市高于农村,女性又高于男性,与十年前相比进步非常明显,但仍不容乐观。
刷牙是个人最常用、最有效的自我口腔保健措施。由于牙齿表面不停地形成菌斑,因此从牙齿长出开始就应当每天坚持早晚刷牙。
儿童和老人是最容易患牙病的群体。但近年来,集各种压力于一身的中年人,正在成为口腔疾病的易感人群。
常见的口腔问题有:
牙石:牙石是口腔内矿化的牙垢和菌斑,表面附着有大量的菌斑,是引起牙周病的始动因素。
牙龈出血:牙龈出血提示牙龈有炎症,是判断牙龈炎症活动性的指标,也是牙龈炎、牙周炎的临床表现之一。
龋病:龋病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
牙周病:牙周病的早期症状不易引起重视,造成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炎症反复发作,不仅损害口腔咀嚼系统的功能,还会严重影响健康。
专家提醒:中年人再忙也不能忽视口腔健康,否则,进入老年后日子就会很难过。牙齿掉了,咀嚼的功能就丧失了,生活质量更谈不上。
不久前,环球网也发表了关于韩国对口腔健康的研究成果。韩国研究认为如果口腔健康状况不佳,痴呆症发病率升高且更易恶化。
“
据年《大韩口腔保健学会刊》上发表的论文,对名居住在大邱的60岁以上老人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剩余牙齿数在0-10颗的老人患痴呆的概率比牙齿健全者高2.64倍。而日本厚生劳动省也有研究显示,65岁以上老人中牙齿数不足20颗的人,患痴呆的概率比牙齿数超过20颗的人高1.9倍。
牙齿跟痴呆有什么关系呢?
——
没有牙齿就不能充分摄取营养,大脑得不到正常的营养供给,功能自然会随之下降。另外,口腔属于感觉神经较发达的身体部位,通过将咀嚼食物的感受直接传递给脑神经,能够刺激脑神经的活性。
首尔大学预防口腔医学教授韩东宪(音)表示,牙齿内的牙根细胞的神经信号通过牙槽神经和三叉神经节刺激海马体及额叶皮层,提高脑部功能。如果没有牙齿,这些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脑神经因此退化,患痴呆的危险随之升高。
而咀嚼食物能够刺激咀嚼肌,增加大脑血流量,氧气供给充足自然会提高脑部功能。如果没有牙齿,大脑血液供给不足,患痴呆的危险便会大大增加。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功能下降,引发牙龈疾病的细菌入侵牙龈引发炎症并随着血液循环移动,可能会提高患痴呆的危险。
警惕牙齿发出的7个信号
1、突然牙痛——当心龋齿
如果一颗或多颗牙齿突然疼痛,可能是已经出现龋齿。如果牙痛偶尔发生而且不局限于某个点,通常无需担心。
2、牙痛超过1周——牙髓疾病、牙根疾病
如果牙齿疼痛,伴有冷热水疼痛,夜间疼痛,可能是牙髓疾病。如果牙齿持续咬合疼痛,可能是牙根疾病。持续牙痛伴有牙龈或腮腺肿胀,则可能是牙龈脓肿所致,应看牙医。
3、牙齿发黄——不漱口
喝完咖啡、茶等深色饮料最好立即漱口。另外,使用美白牙膏及洗牙都有助于改善牙齿发黄问题。
4、牙齿松动——刷牙不正确
清洁牙齿正确方法包括:每天刷牙两次、用牙线清洁牙缝、每年洗牙两次等。
5、牙龈出血红肿——当心牙周炎
牙龈出血红肿症状持续一两天,不用过于担忧,常刷牙即可缓解。但如果牙龈经常出血红肿,最好看牙医。
6、牙龈疼——牙刷毛太硬
如果吸入冷气、喝热饮或冷饮时牙龈疼痛,则可能是龋齿、牙龈萎缩。可以换个软毛牙刷试试,不要过力刷牙。若疼痛处出现红点或白点,持续1周以上,医院检查。
7、牙龈溃疡——少吃酸、辣、烫食物
如果溃疡疼痛感两三天就消失,则没太大问题。如果溃疡持续时间长,则可能是缺乏维生素A,建议多吃些菠菜、胡萝卜等食物。
十个护牙小常识
1、叩齿咽津
所谓的叩齿咽津指的是每天早晨醒来和临睡坚持做上下牙之间相互叩击。开始时轻叩十几下,以后还日增加叩击次数和力量,达到每次叩击五十次左右。此法能增强牙周组织纤维结构的坚韧性,促进牙龈及颜面血液循环,使牙齿保持坚固。叩齿后咽下唾液也有利于养生。
2、温水刷牙
刷牙前用35左右的温水浸泡挤上牙膏的刷头1-3分钟。这样可以使刷毛变得柔软而有弹性,减少刷毛对牙体的摩擦损耗及对牙龈的刺激损伤。
3、鼓腮漱口法
每天早晚刷过牙后,做15次闭口、鼓腮、漱口的动作,然后把舌头左右转动。这样就会使唾液分泌增多,冲洗和刺激牙面、牙缝和口腔黏膜,达到清洁口腔、保护牙齿的目的。
4、按摩牙龈
用拇指和食指顺着一定的方向按摩牙龈,每次10分钟,可促进牙龈、牙槽和牙髓的血液循环,防止牙床过早萎缩。
5、每月换一款牙膏
一款牙膏不要长期使用,品牌、种类可以月月换。而且牙膏使用时间越久,接触细菌的机会就更高,所以买牙膏最好选一个月用量的。
6、茶水漱口
每次饭后坚持用茶水漱口,同时让茶水在口腔内冲刷牙齿及舌两侧,可以清除牙垢,提高口腔轮匝肌和口腔粘膜的生理功能,增强牙齿的抗酸防腐能力。
7、每半年洗一次牙
口腔专家发现,日常由于烟酒及饮食不当,很多人容易出现牙周病,因此建议视牙石增长的速度,每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平时也要监测牙齿情况,有问题早发现。
8、多吃“爱牙食品”
日常注意多吃爱牙食品,也能达到很好的护齿效果。高纤维食品,比如蔬菜、粗粮、水果等对牙齿都很有利;还有含钙较高的肉、蛋、牛奶都应多食用;避免食入过多的甜食。
9、正确咀嚼
咀嚼的正确方法是交替使用两侧牙齿。如经常使用单侧牙齿咀嚼,则不用一侧缺少生理性刺激,易发生组织的雇用性萎缩,而常咀嚼的一侧负荷过重,易造成牙髓炎,且引起面容不端正,影响美观。
10、喝饮料用吸管
很多男性觉得用吸管太“女性”了,于是大口豪饮,结果嘴巴就成了一个装满碳酸饮料的池子,牙齿完全被“浸泡”,容易导致蛀牙。
本文来源:环球网综合
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识,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