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是第32个全国爱牙日。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口腔健康素养水平,9月11日起,西南医院陆续在泸州市幼儿园、中小学、大学、企业、乡镇、社区等多地,共开展了免费口腔体检、科普讲座、刷牙比赛、“爱牙小卫士”20天趣打卡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保护口腔健康从娃娃做起
西南医院是泸州市口腔疾病防治指导中心的挂靠单位,承担着口腔健康知识科普的职责。该院副院长郭玲告诉记者,每年“全国爱牙日”医院都会开展口腔健康的宣传活动。“今年,我院创新了宣传形式。一是与党建活动结合,组织临床医务人员重走长征路,深入古蔺贫困县开展义诊宣教,二是从娃娃抓起,通过刷牙比赛、‘爱牙小卫士’20天趣打卡活动等,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在亲子互动中双向提升口腔健康素养,同时影响到家里老人,一家三代,相互促进,一起重视口腔,爱护牙齿。”
9月11日,西南医院启动口腔健康知识科普系列活动,活动第一站走进了泸州市邮政局。
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35岁-44岁居民中,口腔内牙石检出率为96.7%;牙龈出血检出率为87.4%。“由此可见,口腔疾病患病率和牙周病发病率均较高,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已经成为危及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郭玲说。
9月16日下午,西南医院儿童口腔科走进泸州市天立附属幼儿园,开展了以“爱护牙齿从小做起,口腔健康,全身健康”为主题的口腔健康宣教义诊活动。
口腔无小事早发现早治疗
西南医院城北门诊副主任肖遥告诉记者,口腔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出现的问题众多,“狭义上的口腔疾病有牙齿和牙周的疾病:龋坏、牙髓病变、根尖周病变、牙龈炎、牙周炎等。广义上的还有各种口腔粘膜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颌面部肿瘤、外伤骨折、错牙合畸形、牙体缺损等。”
9月16-17日,西南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预防保健、牙体牙髓病、牙周黏膜病等专业医护人员,走进泸州市天立中学校,为初二、初三和部分高一学生进行免费口腔检查。
肖遥指出,口腔无小事,应该早发现早治疗。他以龋病为例,“早期的浅龋在口腔体检时很容易被发现,但因为可能没有症状,容易被忽视。殊不知细菌感染牙体组织的破坏是不可逆的过程,若不早期进行浅龋的充填,很快就会发展为中龋、深龋,出现冷热刺激疼痛,影响生活;再不进行干预,症状加重,需要花更多的费用和时间去进行根管治疗。”
9月18日,西南医院城北门诊部的口腔专家、护士、口腔医学院蓝天行动队的学生志愿者一行30人在西南医科大学城北校区举行“爱牙日义诊进校园”活动。
常见的口腔健康误区有哪些?
1.洁牙后牙齿要松,牙缝会变得更稀。
2.矫正牙齿过后,老了牙齿要提前脱落。
3.乳牙反正都要换,不需要治疗。
4.经常刷牙不好,牙釉质要刷薄。
5.坐月子不能刷牙。
6.拔牙打麻药要影响智力和记忆力。
7.早上起床不用刷牙,饭后再刷。
肖遥表示,以上均是错误的认知。希望广大市民相信科学,远离谣言,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才能拥有口腔健康,全身健康。
保护口腔健康,应养成哪些习惯?
1.口腔健康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口腔卫生的正确维护,即有效、正确刷牙。
有人天天刷牙,还是会出现龋齿,就是因为刷牙方式不正确。推荐巴氏刷牙法,同时,建议使用牙线,清除刷牙也无法清理的食物残渣和菌斑。
2.每半年到一年到正规机构洁牙。
专业人员可以通过超声波洁牙设备,将未曾清洁到位形成的牙结石和堆积的牙菌斑清理干净,保持牙龈、牙周的无炎症状态,这样有益于牙周健康。
封面新闻记者宁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