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尖周脓肿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易宪容金融中心是在激烈竞争中崛起的htemo1ee
TUhjnbcbe - 2020/8/21 11:24:00

易宪容:金融中心是在激烈竞争中崛起的


【编者按】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这对上海来说是一个新世纪发展的重大*策机遇。从今天起,本报评论版将陆续推出系列评论,就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和解读。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会议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对上海来说,这个自然是鼓舞人心的消息。因为,在现行的体制下,国家*策上的优势让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就能够聚集全国的力量来发展上海,并让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金融中心。但是,仅仅这点是不够的,因为一些地方仅是希望*府*策的方式来建立国际金融中心,来聚集整个社会的金融资源,那么这不仅无法让有效的金融中心建立起来,也无法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必备前提条件在此,我们先得对什么是金融中心?金融中心是如何形成的?判断一个金融中心或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只有对这些问题一一梳理,那么我们才能对目前这种现象做一个清楚的解释。一般来说,金融中心是一个特定城市或地区各类金融机构聚集的市场。它本质上承担的是金融中介功能,但这种中介功能又不同于金融机构的中介功能,它主是为金融机构提供集中交易和清算的场所。而国际金融中心则是指有众多的外国投资者通过这个城市或地区的金融市场积极、活跃地从事各种金融交易活动。而刘明康则认为,一个城市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拥有四个基本条件:创造一个国际通用的法律和制度环境;拥有一个对内、对外都十分开放的和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拥有良好的金融基础设施以及有一个能够凝聚和聚集一流国际金融人才的机制。而任志刚则认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不能单纯看数字,比如多少个机构或者是中介机构,而是看这个城市有没有更多的国际金融服务需求,即有没有更多国际投资者便利地进入这个城市进行各种各样金融交易。而且从金融交易的一般特性来说,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三个必要条件包括:一是金融交易的完整性。因为任何金融资产都包括了当前价格及未来的不确定性,任何一次金融交易,在完成交易的瞬间都会影响资产的价格与风险。完整的金融交易不仅要表现当前标的物的价格,而且也要表现在当前价格水平上对该资产未来不确定性的判断。因此,金融交易完整性包括了金融产品、期货交易及金融衍生品的交易。二是金融交易的便利性。即金融市场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各种交易工具,以方便投资者购买资产及规避风险。三是交易的透明性。因为金融资产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及金融持有人对其资产保值增值缺乏应该的知识及信息。因此,交易的透明性才能保证金融交易的公平公正。上海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劣势正因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一般性及前提条件,我们来考查任何国际金融中心出现都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而不是人为的结果,而且这种自然演进的过程往往是与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联系在一起的。目前全球金融资产呈现非均衡分布(2006年,美国、欧元区、日本和英国总共占了全球金融资产的73%,而此外的地区的金融资产所占的比重仅27%),但在全球金融资产迅速增长的份额中,新兴市场国家的贡献则越来越大。比如,在过去的10年里,新兴市场国家金融资产的增长速度是发达国家增长速度一倍以上。其中,中国金融资产的增长贡献率占到新兴市场国家的1/2,其规模达到8.1万亿美元,约占新兴市场国家总额的1/3。因此,新兴市场国家金融资产的高速增长带来的交易需求,也可以引发国际金融中心全球性布局一次重大的调整。比如香港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成长。可以看到,2007年GFCI(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排名,除了伦敦、纽约占有绝对领先地位之外,中国香港与新加坡也遥遥领先于其他老牌的欧洲城市,而上海与北京也分别获得较前排名(分别为第24、36名)。不仅说明全球经济重心向亚洲转移所导致国际金融中心新格局,也说明了全球金融资产分布开始向亚洲地区转移。不过,除中国香港与新加坡之外,国内各城市与国际金融中心要求仍然相差很远。因为,比如上海,无论是从历史的辉煌性,还是从中国近年的经济实力来看,这些都为上海成为金融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中国金融领域内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例如,上海金融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基本形成了一个由股票、债券、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金、保险等构成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其中金融期货正在准备上市交易;金融机构进一步集聚,成为国内中外资金融机构的集聚地;金融产品创新步伐加快,成为中国金融产品最丰富、最集中的地方;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不断完善。但是,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要求仍然相差很大。因为,从GFCI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14项指标来看,比如训练有素的专业技术人员、监管环境、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容易度、基础设施、客户的可获得性、公平公正的商业环境、*府回应、企业税制、运营成本、专业服务供应商的获取、生活质量、文化和语言、商业楼宇的质量及供应、个人税制等,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差距很大。

1
查看完整版本: 易宪容金融中心是在激烈竞争中崛起的htemo1ee